近年来,黄金峡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干群同心齐发力,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
在黄金峡镇大沟村肉牛养殖场的牛舍内,饲养员正在忙着为一头头毛发光亮、体格健硕的西门塔尔肉牛添草喂水。对于负责人屈刘成来说,这些“牛宝贝”可是他们合作社的“摇钱树”。屈刘成告诉记者,肉牛养殖场入栏肉牛30头,2023年已全部出栏,总收益32万元。养殖场还就近吸纳劳动力负责牛场管理,带动群众增收7.2万元,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殖肉牛40余头,群众直接增收15万元。
大沟村肉牛养殖场是黄金峡镇2020年利用苏陕协作资金投资建设的。养殖圈舍600平方米、饲料储存室100平方米、配套饲料加工设备,现存栏西门塔尔等优良品种肉牛113头。养殖场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采用牛棚租赁、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大沟村肉牛养殖只是黄金峡镇高质量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黄金峡镇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把特色产业培育和富民产业项目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引擎,各村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盘活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累计发展袋料香菇30万袋、椴木香菇10万余架、黄姜1500亩、茶叶1000亩、吊瓜1000亩。韩庄、杨庄黄姜菊花产业,大沟、中沟香菇产业,蒿棋沟茶叶产业,“一村一品”初具规模,产业发展呈现出“看得见、效益好、可持续”良好态势。
走进黄金峡镇大沟村,一排排整洁的库区移民安置楼整齐有序,一座座整洁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黄金峡镇巧用“加减”工作法,将“美环境与留乡愁”“拓空间与兴产业”“优环境与树新风”相结合,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实现庭院美、田园美、产业美,全力助推人居环境提质增效。投入力度做加法,压实责任促提升。累计投入90余万元,建立磨黄路黄金峡段人居环境示范带,种植苗木3000株、花卉20余亩、小景点20余处。问题存量做减法,靶向突破重难点。拆除旱厕33座、残垣断壁58处、危旧房屋10余座。
黄金峡镇坚持党建领航,把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各环节、全链条、多领域,以高质量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开展“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积极探索“产业链上建支部、聚党员、富群众、树典型”模式,促进全镇特色优势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固链,为推动乡村振兴赋能蓄力。开展“党建引领助力项目建设”行动,号召党员干部冲在一线,主动向上争取项目,全力打造大沟、中沟香菇产业,蒿棋沟茶叶产业党建示范区。积极发挥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屋场贴心会,用乡音乡情化解矛盾纠纷。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向上向善,弘扬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群众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