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行进在朱鹮之乡洋县乡村,只见一座座富有特色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四通八达,一项项蓬勃发展的产业孕育希望,一张张幸福满满的笑脸灿烂绽放……
太阳能路灯、排水管道、垃圾分类箱等基础设施随处可见,多彩的文化墙引人驻足;文化广场上,村民在健身器材上舒活筋骨锻炼身体,座椅上大家拉家常问寒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是笔者日前在该县龙亭镇杜村看到的场景。
8月7日,杜村二组七十多岁的退休老人张存善利用做饭的间隙,顶着烈日,把垃圾放到300米外的垃圾箱里。“现在村子越来越美了,大家都自觉地将垃圾分类后投入分类垃圾桶,共同维护着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张存善告诉笔者。
“现在垃圾分类放置,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垃圾桶,也有专人负责清运,再也没有垃圾乱扔的现象了,群众都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农村和城市没有什么差别。”杜村村干部任虎存说。
在洋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持续将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纵深推进。村民的观念实现了转变,村庄保持清洁、环境卫生自治已成为一种常态,美化家园、保护环境蔚然成风。群众的自觉行为不仅提升了村庄颜值,还增强了自身的幸福感、获得感。
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绿色循环生态立县”战略定位,把守好大秦岭、护好汉江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政治责任,大力实施生态建设项目,做实林产业提质增效文章,狠抓汉江水资源管护,特色产业焕发新生机,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走进洋州街道东联村朱小辉家,花草掩映下充满乡土韵味的传统院落清新别致。“农村生活好了,在院子里栽花养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能陶冶情操。”朱小辉说。
近年来,该县坚持以庭院干净和村庄整洁为切入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结合“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推选,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乡村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开展环境清扫行动,监督检查落实成效。
该县宣传部门紧紧围绕“374”文明工程,以树文明新风、改陈规陋习、建村规民约、兴优秀文化、美村容村貌等为抓手,持续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大家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涵养文明新风,提高生活品质。同时采用帮扶干部入户、微信群发送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垃圾分类、文明卫生理念和环境保护知识等,引导群众垃圾入池、讲究卫生、秸秆禁烧、爱护环境。
“以前我们环保意识淡薄,上坡干活路过河边,顺手把垃圾扔到大龙河里或岸边,现在我们每天坚持把垃圾放到固定地点,保持环境整洁。如今,河边成了村民们休闲锻炼的好地方,每天还可以看到朱鹮在河边觅食飞翔的场景。”杜村二组村民张土龙说。
该县聚焦秦岭生态保护,以解决秦巴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认真落实林(山)长制和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秦巴“五乱”问题排查整治,加强森林、草地、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全面落实“双碳战略”,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万元GDP能耗下降10.2%,积极开展规模以上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和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实施“5+1”治水三年行动项目18个,汉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黄金峡水质自动监测站入选国家首批100个“最美水站”,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表彰。集中整治大气污染,该县去年空气优良天数334天,位列平川县区前列,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环境空气质量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和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