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医疗救助托起民生底线 精准保障守护万家健康

近年来,洋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医疗救助相关政策,紧紧围绕“减轻群众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目标,不断完善医疗救助体系,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切实发挥医疗救助兜底保障作用,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动态监测,主动服务  筑牢防贫返贫“安全网”依托医保大数据平台,建立“医保防返贫致贫监测筛查预警机制”,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年度内住院(门诊)自付1万元以上,一般群众住院(门诊)自付2.6万元以上的参保患者实时监测,按月筛查潜在困难群体,反馈镇村及时研判,帮助困难群众落实医疗救助政策。连续开展“医保帮困,送政策上门”活动,重点对年度住院自付费用超5万元的群众,组织医保系统干部职工会同镇村开展大走访活动。2024年筛查走访1146名群众,对家庭困难、符合条件的509人落实了医疗救助待遇268万余元,化解群众因病致贫风险,真正实现“救助政策找人,民生保障到家”。

分类施策,精准救助  困难群众就医“零负担”建立“分类分层、梯次减负”的医疗救助体系,对特困、低保对象、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三类人群”等困难群体实施精准保障。救助对象在定点医院就医时实行“一站式”结算,系统自动识别身份,直接结算医疗救助费用,实现“出院结算即救助”。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重点人群根据其困难程度,实施分类救助。特困、孤儿等救助对象住院合规自负费用救助比例最高达100%,确保了困难群众看得起病、住得起院。

积极宣传,优化服务  让群众“少跑腿、多受益”。持续优化医疗救助流程,提升政策知晓率。通过微信公众号、入户讲解、发放宣传单、折页、手册等方式,让群众清晰了解救助政策、申请流程和待遇标准。实行医保、民政部门联动,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实行一次身份认定,12个月有效。有效时间段内均可享受医疗救助待遇,确保救助不断档。同时,简化受理流程,大病患者将个人申请及相关资料就近提交镇村,由镇村定期提交部门审批,医疗救助金额直接拨付个人账户,无需多头跑、反复提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