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洋县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洋县革命英烈简传---王克明



王克明

王克明(1912—1935),别名德三,1912年出生在洋县西南坝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靠父亲耕种二亩薄地和打油维持全家人的生活。1920年王克明8岁时在本村青阳庵小学开始读书,后考入洋县中学,1931年底因家庭贫穷被迫失学。他在上学期间,生活艰苦朴素,学习勤奋,主持公道,憎恨豪绅。在洋县中学党组织的培养下,于1931年初经翟守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投身于革命工作之中。

1931年8月,中共洋县县委成立,王克明被选为县委委员。年仅19岁的王克明正在洋县中学上学,一面要完成学业任务,又要担当中共洋县组织的领导重任。他一面积极培养进步学生参加党组织,壮大党的力量。同时,组织革命师生,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揭露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九一八事变后,洋县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爱国学生、农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轰闹县党部、赶县长、打差人的斗争风起云涌。此时,为进一步扩大斗争成果,把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王克明积极领导广大农民在农村抗捐、抗税、打富济贫,开展反霸锄奸的斗争。

1932年春荒期间,饿殍遍野,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委员、差人成天下乡催捐派款,逼得穷人无路可走。王克明立即召开区委会议,传达特委指示:“发动群众打富济穷、度春荒”。会后和赵冠群组织了250多名革命群众,在谢村安陈村杀死了民愤极大的班头傅海、差人王政,并焚毁了他们所带的银票,接着又指示西区区委发动100多革命群众,冲进大地主刘调柏家开仓放粮十五六石,分给穷苦农民度春荒。

为进一步掀起农民运动的高潮,1932年3月,王克明主持在西南坝土地庙召开农民大会,成立了洋县农民抗日救国会,会员达1100多人,并健全了组织机构,在全县范围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宣传抗日、抵制日货、抗捐、抗税斗争,使西南坝成为全县农民抗日救国活动的中心,成为党团结农民抗日救国的革命群众组织。抗日救国活动的浩大声势,引起了当地保长彭××的注意,并密告给国民党洋县政府。一天深夜,国民党洋县政府把洋县农民抗日救国会主席彭树发以“抗粮不交”的罪名逮捕关押。王克明得知后,挺身而出,面对白色恐怖,同国民党政府及国民党洋县驻军团长李松山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要求国民党政府限期释放彭树发。

1932年7月,南郑南区民团团长明代昌来洋县,假与中共洋县组织约定,举行武装斗争,企图将中共洋县组织一网打尽。王克明洞察其奸。县委决定将明代昌秘密处决,以除后患。王克明按照县委指示,安排好行动计划,组织好人力,在县委书记杨杏生的带领下,一天夜晚,将明代昌诱至汉江河边,王克明抡起铁锤,秘密党员牛振岐紧握手中的钢刀,将明代昌处决,尸体投进汉江河,使中共洋县组织免遭破坏。

1932年8月,县委根据洋县革命形势的发展,决定将东南区委分设为东区区委和南区区委,派王克明担任南区区委书记。他在青阳庵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在农村发展党员,建立农村的党组织,发动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反霸锄奸斗争,使洋县农民运动继续发展。

1934年4月,王克明担任中共陕南特委组织部长,兼任中共洋县县委书记,9至10月又担任了中共陕南特委书记。这年春,王克明根据中共陕南特委指示,在黄安许家庙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九军第七游击大队,游击队散发了《反霸宣言》,杀了罪大恶极的大恶霸王××,为民除了害。

1935年初春,汉中“肃反委员会”主任王寿山,决定到洋县逮捕共产党员及进步人士。特委得到情报后即派王克明火速到洋县传达敌情,组织党员转移隐蔽。王克明怀着急切的心情,深夜越岭过境,冲过敌人的严密岗哨,连夜赶回洋县,传达了特委的指示。一整夜的跋山涉水,步行100余公里,热寒交织,加之往日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王克明终因积劳成疾,于1935年农历正月十八日逝世,为革命为人民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