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洋县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壮大产业规模做强龙头企业 奋力创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强县

近年来,洋县紧紧围绕“米、果、药、菌、畜”等支柱产业,坚持把农业摆在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基础位置,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责任制,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产量、质量稳步提升,绿色无公害有机认证基地及现代农业园区迅猛扩张, 作为有机农业大县,创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强县”,洋县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一、洋县农业发展的现状

洋县地处秦巴山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向温带过渡性气候。全县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3.3%;地质以黄土为主,沙壤土为次,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土壤、空气、水质均无污染,是农作物及畜牧业的适生区。近年来,洋县强基地、建园区、扩规模、树品牌,截至2021年末,全县累计发展有机企业38户,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85种15.1万亩,认证总产量达3.8万吨,实现产值13.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0.5%。积极培育发展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804个,培育创建百强社4个,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社17个,市级示范社24个,县级示范社12个。发展家庭农场224家,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6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31家。 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6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 20个,初步形成了健康、稳定、协调、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格局。

2021年全县粮食种植总面积49.58万亩,产量17.3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8 %、2.34 %;油料种植总面积16.65万亩,产量3.0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2%、3.02%;蔬菜种植总面积20.1万亩,产量 81.6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 %、3.75 %;水果种植总面积11.89万亩,产量 14.0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3 %、6.89 %;药材种植总面积15.47万亩,产量4.9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3%、16.92 %;生猪饲养总量54.97万头,同比增长1.87%;牛饲养总量8.16万头,同比增长0.34%;羊饲养总量5.74万头,同比增长3.06%;家禽饲养总量162.85万只,同比增长0.7%;禽蛋产量0.76万吨,同比下降0.3%;肉类总产量3.11万吨,同比增长8.1%。

二、高质量发展农业强县监测评价考核指标评价情况

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试行)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高质量发展农业强县监测评价指标共包括5项,依据“主导产业指标”“结构性指标”和“类别特色指标”分为3个档次设置权重。其中“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权重分值10分,“农业增加值增速”权重分值10分,“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权重分值30分,“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权重分值30分,“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权重分值20分。我县2021年高质量发展农业强县监测指标在全省76个县中位居第17位,2019年至2021年高质量发展农业强县监测评价指标情况如下:

2019-2021年高质量发展农业强县监测评价指标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权重

洋县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1

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0

18.9

19.61

20

2

农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

10

4.3

3.8

6.5

3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

万元

30

260592.3

300572.9

385363

4

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

30

10

11

12

5

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

20

19985

20028.8

30396

三、创建农业强县的优势条件

(一)基础条件优势

1、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优越。洋县地处秦巴腹地,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季;工业少,空气、水质、土壤污染少,境内有国家级朱自然保护区和长青自然保护区63715公顷,是绿色无公害有机产业发展的最佳生产基地。

2、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害物质含量低,残留少。我县有可耕地57万亩,林地380万亩,草地2万亩,森林覆盖率64.1%,生物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境内河流密布,塘库众多,水质好,水量足,适宜植物生长。

3、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县农业人口36.4万人,乡村从业人口17.2万人,目前,全县外出务工每年10万人左右,农村劳动力仍有7万人,为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4、农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我县农业种植、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乡土人才,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陕西双亚粮油公司、洋县白云农业公司、志建药业公司、庆瑞丰食药菌公司、洋县天麻研究所等农业企业先后走上了公司带基地带农户的经营道路,实现了多方共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经营新路。

(二)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突出

1、有机农业前景广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健康意识的增强,有机、无公害、绿色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经过实践比较,证实了有机产品更环保、健康,对人体副作用小等特点,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据测算,在同等条件下,种植有机农业的经济效益高于普通产品的3-5倍。

2、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高科技新品种的推广运用,信息技术快速传播,农业经济稳定发展,洋州镇的万亩油牡丹,纸坊办的万亩梨园,磨子桥为首的万亩羊肚菌,马畅镇的千亩稻鱼养殖,谢村镇的千亩吊瓜,龙亭镇的千亩荷蛙养殖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市场经济效益明显。

3、地标农产品品牌效益凸显。在传统农业种植基础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标志性农产品,如槐树关镇的西瓜、红薯粉条,龙亭镇的莲藕,纸坊办的梨果,马畅镇的桔子等,品质好单价高,经济效益凸显。

四、创建农业强县面临的问题短板

(一)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小增加值低,引领力不强。2021年全县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仅12个,多为粮油初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包装、管理上科技含量不高,高品质高质量精加工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不高。

(二)农产品种类繁杂,规模优势不足。规模化种植是规范化生产的基础和前提,规范化生产是提高质量和品牌效应的重要途径。分散种植(一家农户只种植几分地)很难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生产管理的统一,没有统一的管理就不可能有稳定一致的品牌。全县农业产品种类多达几百个,但连片种植的品种品牌少,这样就形成了规模小,总产低,质量不高,知名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偏少,增速缓慢。2019年高标准农田面积19985亩,2020年高标准农田面积 20028.8亩,增长0.22%;2021年高标准农田面积30396亩,增长5.18%,占全县水田总面积202782亩的14.99%,每年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较少。

五、几点建议

我县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水气条件,农业发展的潜力大,前景较好,在发展中要着力在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提高单产产量、质量,GAP基地认证及品牌化培育和发展壮大加工企业等方面下功夫,研究市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突出规模、质量、品牌和效益,培育龙头企业,扩大种植规模,强化品牌培育,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传统农业生产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

(一)扩大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立足我县现有的产品优势,着眼长远,确定较好的项目,招商引资,加大对种植、养殖大户和加工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加大配套设施和科研的投入,开展技术协作和攻关,提高自我开发能力,研发高质量精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经营大户的联系,收集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及时为经营主体、加工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二)加强基地建设,扩大种植规模。依据我县自然条件和优势,在“南草北木”中药材种植的格局上,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价格适中,适合当地生产,易于种植的农产品,并形成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的生产基地。同时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的知名企业来洋县建立农产品货源基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三)强化品牌培育,拓展市场规模。我县农产品已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知名度不高,在提高产品内在质量的同时,注重厚朴、枣皮、天麻、香菇等品牌的注册登记和GAP认证,提高社会知名度,拓宽市场,扩大销量,提高产品整体效益。继续加强对黑米、绞股蓝、葛根粉、黄姜皂素、厚朴、梨果等资源的研制开发,形成洋县特色品牌,真正将我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四)整合项目资金,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项目,整合资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对有水源、引水方便,交通便利,较易实施的镇、村先行开展旱地改为水田,逐步建设为高标准农田。积累经验,由易到难,整体推进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建设步伐。